貓咪的體溫調整
Lavia Hung
2016-08-17
1)貓咪的體溫調節
貓和人類一樣是「恆溫動物」,也就是說體溫會隨著外界的氣溫而升高或降低,因此身體有必要將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那麼貓咪又是如何調節體溫的呢?
2)氣化熱
貓咪在超過一歲以後平均的深部體溫介於37.7度到39.2度左右,比起人類的37度均溫還要高出許多。
這就是為什麼在抱著貓咪的時候會感到特別溫暖的原因。貓咪的體溫由腦袋中下視丘這個部位負責進行調整,熱的時候會引起「Panting(喘氣)」,冷的時候則透過「Shivering(顫抖)」的方式將體溫維持在一定的溫度。

在寒冷時所出現的「Shivering(顫抖)」是透過肌肉的連續性收縮而使體溫上昇的生理機制。
人類在冷的時候身體也會不斷顫抖,這應該非常容易理解才對。
至於在熱天出現的「Panting(喘氣)」則是一種利用氣化熱來降低體溫的生理機制。這就和人類在熱的時候會流汗的道理一樣,不過這麼說恐怕還是有點難以理解,所以接下來本文將會為大家提供更詳細的補充說明。
不管是人類或是貓咪在熱的時候其實都是使用氣化熱的方式讓體溫下降。人類會從佈滿全身的「汗腺」流出汗水,之後透過汗水蒸發時的氣化熱讓體溫下降。另一方面,由於貓與狗幾乎都沒有汗腺,因此牠們是靠著稱為「Panting」的喘氣方式來讓氣化熱從呼吸器的黏膜上揮散,以便降低體溫。
在降溫方面,人或貓都同樣使用氣化熱的原理,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前者執行氣化的地方為「全身」,而後者靠的則是 「呼吸器」。那麼這個在調整體溫時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氣化熱」究竟又是什麼東西呢?
所謂氣化指的是吸收了體溫的水分子(汗水或唾液)在空氣中揮散這件事 。在風吹的情況下會導致從人體表面(貓的話是呼吸器黏膜的表面)揮散的水分子增加,讓體溫能夠更有效率地離開人體逃到外界,而能感到涼爽。

相反,若在濕度高且無風的情況下,人體表面(貓的話是呼吸器黏膜的表面)的水分子便沒辦法揮散,吸收了周遭熱氣的水分子(所謂的濕氣)反而會再度附著到人體,造成體溫無法順利排到外界,結果讓人感覺到又濕又熱。

在夏日的熱天運動以後身體像是著火似的發熱時,會發現貓咪不停地大口喘氣。貓咪們這麼做其實是為了透過喘氣的動作引起風吹,好讓舌頭表面的水分子能夠更有效率地揮發到外界。這就是所謂的「Panting(喘氣)」,是貓咪冷卻體溫的最基本方式。以人類來說的話這就和熱天時用扇子扇風的行為沒什麼兩樣。
3)理毛的冷卻效果
動物行為學家B.Hart就曾經證實,在貓咪的熱能揮發當中,其中有1/3的揮散是靠著貓咪在理毛時所沾在皮膚或體毛上的唾液(1976)。
所以說,貓咪不怎麼會像狗狗一樣大口喘氣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也說不定。
資料來源:
http://www.konekono-heya.com/karada/body_temperature.html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貓咪喜歡什麼樣的廁所?
Lavia Hung
2017-03-17
對貓咪來說最理想的廁所大概就和人類所喜歡的一樣,位於一個沒什麼人經過且遠離吃飯場所的地方,如果再加上通風良好的話更是接近完美。另外,由於貓咪特別喜歡乾淨,所以廁所不乾淨的話很可能會引來貓咪的厭惡,導致愛貓拒絕排尿或排便,開始在家中的其他地方進行排泄。因此在此告誡大家貓咪的廁所一定要隨時保持乾淨才行。
如何預防貓咪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社會化不足的攻擊行為
意指因貓咪在社會化期間對環境的認知不足而產生的攻擊行為。社會化期間是決定幼貓性格的限定期間,通常發生在貓咪出生後的第2到第7週。如果貓咪在這個時期所接觸的人類或外部刺激過少,長大以後就會因此變得極度怕生內向。最糟的是一旦飼主錯過這個社會化時期,也許再也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