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的鼻子
Lavia Hung
2016-08-17
1)嗅覺發達的原因
普遍的說法是,貓咪的嗅覺敏感度乃人類的1萬到10萬倍。這並不代表貓咪感受到的臭味會比人類強烈1萬倍,而是指在空氣中飄散的臭味即使濃度只有人類所能感知到的最低值 1萬分之一或10萬分之一,貓咪都能明確捕捉到。
嗅上皮位於鼻腔內部,是負責感知氣味的嗅細胞們密集分佈的地方。
貓咪的嗅上皮面積大約有20平方公分(台幣50元左右的面積)
人類一般為2到4平方公分(台幣1元)
至於狗的話則多達150平方公分(台幣1000元紙鈔)
由此得知,雖然貓咪的嗅覺比狗弱,但卻遠比人類還要來得出色。另外,連接著嗅上皮,位於神經纖維束末端的是一個被稱為嗅球的部分。貓咪的嗅球擁有6,700萬個細胞,在嗅細胞的數量上也比人類多出了1,500個。
普遍的說法是,貓咪的嗅覺敏感度乃人類的1萬到10萬倍。這並不代表貓咪感受到的臭味會比人類強烈1萬倍,而是指在空氣中飄散的臭味即使濃度只有人類所能感知到的最低值 1萬分之一或10萬分之一,貓咪都能明確捕捉到。
嗅上皮位於鼻腔內部,是負責感知氣味的嗅細胞們密集分佈的地方。
貓咪的嗅上皮面積大約有20平方公分(台幣50元左右的面積)
人類一般為2到4平方公分(台幣1元)
至於狗的話則多達150平方公分(台幣1000元紙鈔)
由此得知,雖然貓咪的嗅覺比狗弱,但卻遠比人類還要來得出色。另外,連接著嗅上皮,位於神經纖維束末端的是一個被稱為嗅球的部分。貓咪的嗅球擁有6,700萬個細胞,在嗅細胞的數量上也比人類多出了1,500個。
狗在捕獵時靠的是嗅覺來尋獲獵物的所在地,相反之下,貓主要是利用肉眼的觀察和敏銳的聽覺來發現獵物以進行狩獵。
因此,比起用嗅覺捕獵,貓咪其實只有在辨別眼前的食物是否能吃進肚以及確認地盤的時侯才會用到鼻子。
譬如,若是飼主將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食物放到貓咪的面前,可能會發現貓咪一副不太想吃的樣子,這是因為被冷凍過的食物不會散發出味道,所以貓咪才沒有將眼前的物體視為是能夠吃進肚中的食物。
2)提高嗅覺的構造
此外,以下幾個與鼻子有關的特殊構造也能提高貓咪的嗅覺。
外鼻孔
外鼻孔也就是所謂的「鼻孔」。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大部分都有著圓形或橢圓形的外鼻孔,而狗或貓的話則是在洞口處還添加了一道橫切的縫口。
透過附著在鼻子上一種稱為提上唇肌的肌肉收縮能夠讓鼻子開關閉合,使貓咪不僅能從正面,還能從側面吸入空氣。
因此,比起用嗅覺捕獵,貓咪其實只有在辨別眼前的食物是否能吃進肚以及確認地盤的時侯才會用到鼻子。
譬如,若是飼主將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食物放到貓咪的面前,可能會發現貓咪一副不太想吃的樣子,這是因為被冷凍過的食物不會散發出味道,所以貓咪才沒有將眼前的物體視為是能夠吃進肚中的食物。
2)提高嗅覺的構造
此外,以下幾個與鼻子有關的特殊構造也能提高貓咪的嗅覺。
外鼻孔
外鼻孔也就是所謂的「鼻孔」。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大部分都有著圓形或橢圓形的外鼻孔,而狗或貓的話則是在洞口處還添加了一道橫切的縫口。
透過附著在鼻子上一種稱為提上唇肌的肌肉收縮能夠讓鼻子開關閉合,使貓咪不僅能從正面,還能從側面吸入空氣。
上唇溝
上唇溝指的是從貓咪的鼻子中央到嘴巴一條呈直線型的溝。這條溝會透過毛細管作用使鼻子無時無刻都儲蓄著水分,有助於吸附飄散在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順帶一提,這就等同於我們稱為「人中」的部位,即位於鼻子下方的溝。不過至今依然無法得知人中存在於人體的意義,一般認為這恐怕只是單純在進化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上唇溝指的是從貓咪的鼻子中央到嘴巴一條呈直線型的溝。這條溝會透過毛細管作用使鼻子無時無刻都儲蓄著水分,有助於吸附飄散在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順帶一提,這就等同於我們稱為「人中」的部位,即位於鼻子下方的溝。不過至今依然無法得知人中存在於人體的意義,一般認為這恐怕只是單純在進化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鼻鏡
鼻鏡是貓咪鼻子表面的一條細溝。位於這條溝內部的鼻腺會分泌液體,同時鼻淚管也會流出淚液,而貓咪就是靠著這些液體來讓鼻子隨時保持濕潤,幫助吸附在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另外,鼻子裡面所含有的溫度感應器還可以藉由感知氣化熱的溫差來預測風向。貓咪的鼻子表面佈滿著非常複雜的線條樣式,稱為「鼻紋」
這就和我們人類的指紋一樣,每隻貓都擁有不同的鼻紋。研究人員在2006年便實際利用了貓的鼻紋來進行貓咪們的身分辨識,雖然也因此開發出了相關的專利技術,但該技術至今依然還不是那麼地普及。
鼻鏡是貓咪鼻子表面的一條細溝。位於這條溝內部的鼻腺會分泌液體,同時鼻淚管也會流出淚液,而貓咪就是靠著這些液體來讓鼻子隨時保持濕潤,幫助吸附在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另外,鼻子裡面所含有的溫度感應器還可以藉由感知氣化熱的溫差來預測風向。貓咪的鼻子表面佈滿著非常複雜的線條樣式,稱為「鼻紋」
這就和我們人類的指紋一樣,每隻貓都擁有不同的鼻紋。研究人員在2006年便實際利用了貓的鼻紋來進行貓咪們的身分辨識,雖然也因此開發出了相關的專利技術,但該技術至今依然還不是那麼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