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毛孩會用Line-半糖(分離焦慮篇)
寵物二三事-大編
2018-03-07
飼養毛孩會有大大小小的困擾...搗蛋、亂尿尿、咬家具、咬衛生紙、護食等
但有一種困擾,不單單只是飼主的煩惱,還會導致與鄰居間的和睦問題-分離焦慮症
『半糖』是患有嚴重焦慮症的孩子,早期因為大編不當的反覆送養,導致他對陌生環境的變化感到害怕,因此只要看到大編離開,就會陷入焦慮跟恐慌。
半糖分離焦慮症最嚴重的時期,是與大編身處在同一個活動空間,但他無法靠近大編時,就會開始因為焦慮瘋狂的亂叫,當時也因為這個行為,所以大編被同一樓層的住戶投訴不下數百次。
最後經由醫生告知,才知道他這樣的行為已經是重度的分離焦慮。
患有分離焦慮症的毛孩,會有以下幾種狀況:
.亂大小便
.吠叫
.憂鬱
.絕食
.自殘
隨著毛孩的情況,焦慮的病情也會隨之增加
飼主一出門毛孩就在家裡搗蛋、翻垃圾桶、隨地大小便,每天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開始打掃、清潔。
工作一整天,回到家還是無法放鬆,拿著掃把、拖把埋頭苦擦,毛孩一臉天真的在身旁打轉、歡迎,就算心裡很生氣也只能默默吞忍。
在飼主出門時,趴在大門口瘋狂的吠叫,尖銳的吠叫聲傳片整個大樓,警衛、管理員攔下自己,告知被鄰居投訴,電梯大樓內開始貼上『請不要放任自家寵物吠叫,打擾鄰居』,最後出門、回家變成了一種煎熬,出門時要忍受那喊也喊不聽的毛孩叫聲,回家時是要忍受管理員、鄰居異樣的眼光。
跟著家人、朋友出外旅遊三天兩夜,把毛孩送去寵物住宿,收到的消息是毛孩三天不吃不喝、毫無活力,就算外出也提心吊膽無法放鬆心情跟家人一起歡笑,以至於無法出行較久的行程。
最後則是最嚴重的自殘,毛孩因為焦慮開始抓門,抓到指甲斷裂流血也不停止、開始舔腳,舔到腳掌出現指間炎、吠叫的問題已經叫到喉嚨沙啞也不停歇,對毛孩的身體造成大大的傷害也卻無法阻止。
毛孩到底怎樣會發生分離焦慮呢?
原因非常的多,簡單提出幾項可能性:
.年幼時期缺少與飼主的互動、缺少專注陪伴等之類因素
.生活方式、環境突然改變
.頻繁送養、退養,導致心理負擔過大的毛孩
.長期被飼主攜帶在身邊
總結以上幾點,可以發現大多的問題都發生在『生活出現反差感、不規律的情況』
改善分離焦慮症,其實如同一般疾病治療一樣,沒有一夕之間改變的情況發生,只有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做行為上的糾正、態度上的改變。
若是已經有出現分離焦慮症情況的飼主,會建議以下幾點:
.出門前先帶毛孩到戶外散步,消耗體力
.出門前拿出零食、抗憂鬱玩具,轉移毛孩的注意力
.準備出門時,不要與毛孩互動,如果可以連出門前的背影都不要讓毛孩看到
.平時在家,隨時隨地拿著出門時慣用的用品,例如:包包、鑰匙、外套,讓毛孩習慣你這樣的動作,不會每一次出門前,毛孩一看到關鍵用品,就能猜測你要出門,並且開始興奮的跳耀
.回家時不要回應毛孩的歡迎,冷漠回應,等到毛孩情緒恢復後,再與毛孩互動
當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幫毛孩做『籠內訓練』,讓他習慣有自己的環境、自己的空間,不要讓他有飼主離開就等於天地毀滅的錯覺。
但必須提醒,如果毛孩已經有出現自殘的行為,記得要先帶到動物醫院詢問獸醫師,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控制孩子的情緒,以免訓練不成,反造成毛孩身體上的傷害。
分離焦慮症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請找到孩子的問題點,並且慢慢改善,打他、怒吼他,並不會讓情況更好,飼主過於激動的情緒,反而會讓毛孩的病情更加惡化。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貓咪因害怕和疼痛所引起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疼痛性攻擊行為
指的是貓咪因身體上的疼痛而做出抓傷或咬傷別人的攻擊行為。貓咪的話,很可能會因為尾巴被門縫夾到或被打到等一次性的意外,造成關節炎、腸胃方面的問題等持續性的病症。
預防措施
要預防貓咪的疼痛性攻擊行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製造一個不會讓貓咪受傷的環境。例如:在門縫放置門擋或在門的上方夾住毛巾,使門口不會完全關閉。為了防止貓咪撞到頭部,飼主也可以考慮在傢俱的尖端部分安置防撞安全條。
如果慢性疾病是貓咪攻擊行為的主因,就只能依賴飼主平日多觀察愛貓,儘早發現任何異常的症狀。具體來說,飼主應該在平
如何讓貓咪進入外出提籠?
Lavia Hung
2017-03-17
在與貓咪展開的共同生活當中,有許多行動對貓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例如:磨牙或梳毛等和維護身體有關的事項、前往動物醫院、留宿寵物旅館等等。而在履行這些行動的時候,也有不少器具或物品是需要貓咪去接觸並且適應的。否則貓咪只要碰到這些器具就驚慌失措地逃跑的話,飼主和貓咪雙方都會非常辛苦。
至於在這方面,學習理論中的古典制約及操作契約都一致強調飼主應該把「生活用具=心情愉悅的事物」這個觀念植入貓咪的腦袋中。因此食物或零食對於接受訓練的貓咪而言可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建議飼主預先準備一個能夠存放且迅速拿出獎勵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