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貓咪時的注意事項


雖然大家都瞭解訓練的最基本方式可分為懲罰與獎勵,但若飼主無法將上述方式應用在正確的時機點上也等於是紙上談兵而已。

接下來本文將會為大家解說訓練貓咪時的各種注意事項。


1)實施獎懲的時機

如果要對貓咪使用「古典制約」,即把中性刺激與生理反應做連結的訓練方式,就必須在貓咪產生生理反應之前給予刺激。

例如:「叫了貓咪的名字(中性刺激)以後,賦予零食(生理反應)」等等,這稱為「延宕制約」。

其他像是在給予刺激的當下同時引起生理反應的「同時制約」,或刺激結束以後再激起生理反應的「遺跡制約」都被認為效果不佳,並不建議大家使用。

至於在生理反應發生後才給予刺激的「逆向制約」對於學習更是毫無幫助。以下便是中性刺激與生理反應(無條件刺激)的關係圖。








另外,若飼主想要使用「操作制約」,透過獎勵與懲罰的方式來改變貓咪某個特定行為的執行頻率,就需要在該行動發生以後馬上給予獎懲。最好的時間點不是在行動發生的前三秒或後三秒,而是在貓咪想要做出該行為前的那一瞬間才對。使用類似「貓咪跳到桌上就用水槍射擊」等懲罰時最有效的方式則是在貓咪採取行動後的0.5秒。

換言之,不管是使用「古典制約」或「操作制約」,最重要的還是飼主給予獎懲的時間點。


2)難以獲得的獎勵

先刺激貓咪,使其焦躁不安後再給予獎勵是訓練貓咪時的最高原則。而要徹底瞭解這個原則背後的含義首先就需要知道什麼是「葉克斯-多德遜法則」。

「葉克斯-多德遜法則」也稱為「葉杜二氏法則」,是心理學家葉克斯與杜德遜經由老鼠實驗所發現的一項法則。

其內容為「隨著心理壓力的喚醒水平增加,表現水平也會增加。

不過當喚醒水平超過了一定的範圍後,便會引起當事者過於強烈的情感,反而會導致表現下降」。

也就是說適度的期待感和緊張感能夠幫助提升學習效果,但情感過於高漲的話則會造成當事者心浮氣躁,降低學習的表現。

因此在給予貓咪獎勵的時候,為了提升貓咪獲得獎勵的慾望,應該適度地激起貓咪的焦躁感才對。而這樣的做法也稱之為「感覺剝奪」。


譬如:在利用食物或零食幫助訓練時,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事先先讓貓咪空腹6到12個小時。若飼主將玩耍或肌膚之親當成獎勵,則可以在訓練的前1到2天完全無視貓咪,來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這樣吊貓咪的胃口使能貓咪對眼前的獎勵擁有比平常更強烈的滿足感,促成學習效果的提升。





3)雜耍訓練

在此並不建議飼主教導貓咪任何類似雜耍般的技巧,例如:「雙腳站立」、「翻滾」等等。

這是因為與狗狗不同,貓咪的記憶力非常地差,只有透過飼主反覆減少貓咪的錯誤行為才能幫助貓咪徹底融入人類的生活當中。所以比起訓練貓咪新的技巧,飼主倒不如花時間來學習如何制止愛貓的問題行為。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犬種個性解析:後天環境 決定狗狗乖不乖

哪種狗最兇?網路上流傳著「世界十大惡犬排行榜」,西藏獒犬位居榜首。但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表示,狗產生攻擊性,不只受品種影響,還受到出生後所經歷的社群經驗、社會化的方式,以及如何被飼養者、訓練者對待所致。舉例來說,黃金獵犬、拉不拉多犬等犬種常被訓練成導盲犬、工作犬,似乎被貼上「溫馴狗」的標籤,認為牠們不會攻擊人類。但不少獸醫師透露,其實在臨床案例,常有拉不拉多犬咬主人、咬醫生,以及黃金獵犬攻擊小孩的事件,只是媒體沒有報導而已。

讓寵物遠離害蟲(跳蚤、壁蝨、疥蟲、心絲蟲)

Lavia Hung 2016-08-26

讓寵物遠離害蟲(跳蚤、壁蝨、疥蟲、心絲蟲)

帶寵物探索大自然之前,需要先具備一些小知識:

跳蚤 :每個月幫寵物定期進行跳蚤預防,這個習慣非常重要!

壁蝨 :壁蝨會帶給寵物和飼主許多疾病問題。

疥蟲 :被感染的地方會搔癢起皮疹,由一種塵蟎類寄生蟲所引起。

貓咪尾巴的功用

Lavia Hung 2016-08-19

貓咪尾巴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