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掌控狗狗的要點
許博松愛犬行為家教班
2016-03-20

如果不能確定能掌控牠的情況,都該繫上牽繩。
所以狗狗必須是在主人有能力指揮掌控的條件下,才可以鬆開牽繩。
無論有無訓練過的犬隻,都是需要好好掌控與管理,否則讓狗狗呈現失控狀態是很麻煩的。
畢竟狗狗也是自己家裡的一份子,出了意外、傷亡、造成無可挽救的後果,也會使飼主遺憾終生。
狗狗的掌控除了是受過訓練的指令控管,或是犬籠內的管理和牽繩的控制;
因為狗狗的特質、天性使然,就算訓練有素的作業犬或比賽犬都一樣必需這樣的管理方式。
即使狗狗能遵循常規、在你面前乖巧聽話,那也是當下依附於主人,當主人不在或出了視線範圍,所有規範都會暫時消失!
所以即使是受過嚴格訓練、正在出任務的作業犬,都必須以牽繩或犬籠作為平常的控制與管理,因為再乖巧的狗狗也一樣也會「出槌」的情形喔!
狗狗的行為偏差,除了應該矯正訓練,更應該注重預防牠的犯罪與壞習慣產生。
避免讓狗狗有重複犯錯的機會(犯錯第二次),否則讓牠重複犯錯,想糾正就難上加難了。
飼主若要制止牠的犯錯與壞習慣,必須非常機警,在牠將要偏差犯錯之前,即刻制止。訓練方法可詢問專業的訓犬人員。
所以飼主永遠都需要保持積極、機警,畢竟狗狗像是「無自我意識」的小孩子,需要主人時時刻刻多加留意。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狗狗的教養
蘇暉晶 - 禾風犬舍
2017-02-14
狗狗生下來後有許多行為是與天俱來的,但有些行為是靠後天訓練養成的,例如從狗狗離乳開始,隨著牙齒的增生,多數的狗狗會喜歡咬人或是看到東西就咬,遇到這種情形時主人應當下給予制止,因為這行為不對所以我們要管牠,但是有些飼主非但沒制止還把首給狗狗咬,曾經聽過一位飼主其女兒很愛和狗狗玩,而狗狗每次在她手上又咬又抓,還因此讓學校老師誤以為家暴。這種情形一但狗狗從小養成,不加制止長大後見人就咬。
貓咪的獵食和轉嫁性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獵食性攻擊行為
指的是貓咪在看到眼前的獵物以後條件反射做出的本能攻擊,最大的特徵是攻擊行為中並不含有任何的憤怒情緒。在獵食性攻擊裡我們也能看到許多如:消除足音靠近獵物、壓低身體姿勢、尾巴小幅度晃動、突然飛撲等出現在狩獵時的行為特徵。
誘發本能行為的誘因稱為「記號刺激(releaser)」。而激發出貓咪狩獵慾望的記號刺激則包括了視野中快速移動的物體、高亢的叫聲、小動物移動的薩薩聲、身體與頭部之間的脖子處等等,所以才會有類似「公貓弒子」的奇怪現象產生。這便是因為剛出生的幼貓恰巧符合了上述多種記號刺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