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貓容易罹患的病症









以下將會針對幼貓容易罹患的病症為大家進行解說。其中有不少是能夠靠飼主的細心照顧來達到預防作用的,因此各位飼主們可以把本文當作事先預習,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1)幼貓衰亡症候群

幼貓衰亡症候群指的並不是任何特定的疾病,而是對那些在出生後不知為何突然夭折的幼貓們的一個總稱。

一些較為常見的情況包括原本精神奕奕的幼貓突然離奇死亡、或是幼貓以極度虛弱的狀態徘徊在生死邊緣數日後死亡。

原因有很多種,譬如:伴隨母貓難產所帶來的缺氧及外傷、免疫性溶血、先天性畸形、因飼主疏忽而造成失溫等等。最後所提到的原因是可以預防的,所以飼主一定要十分留意,不要讓幼貓的體溫過低。


2)先天性畸形

幼貓在出生的時候身上就帶有一部分的異常現象,例如:心臟疾病、唇裂、先天性橫隔膜缺失、水腦症、小腦病變等等。

先天性畸形產生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近親交配、母貓在懷孕中吃到劑量過於強烈的藥物等等。

其中也有些是在出生的時候無法察覺,等到長大後才會慢慢現形的症狀,因此飼主必須時刻留意愛貓的身體狀況。










4)低血糖

剛出生的幼貓只要超過24小時以上沒有喝到母乳就有可能陷入低血糖的症狀當中。這是因為幼貓肝臟機能還很弱,無法儲存一種稱為糖原的能量所致。

經常發生在被同胞兄弟擠出沒辦法順利到達母貓身邊喝奶及人工哺乳時被飼主遺忘的幼貓身上。

如果將哺乳的工作全權交給母貓,飼主就有必要隨時確認每隻幼貓是否都有喝到充足的母乳。

一旦發現任何一隻幼貓病懨懨地毫無活力,腹部也比其他貓還要來得扁平,就很可能是因為喝不到奶而造成。


5)傳染病

患有傳染病的母貓在懷孕時會透過血液和胎盤將病毒轉移到幼貓體內。為了防止這種垂直傳染(經胎盤傳染)的事情發生,建議飼主在母貓懷孕以前就事先替其完成注射疫苗的工作。

若家中的母貓從屋外撿回不知名的幼貓,我們就要考慮該幼貓並沒有從貓媽媽的初乳中獲得移行抗體或是根本沒有喝到初乳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飼主最好是在4週齡(出生後的第28天)的時候就帶幼貓到醫院進行檢查,並決定要注射什麼種類的疫苗。


6)寄生蟲

體內含有寄生蟲的母貓會透過血液及胎盤將寄生蟲轉移到幼貓身上。飼主可以在幼貓四週齡(出生後28日齡)的時候到獸醫院看診,同時決定該使用何種驅蟲藥。


7)新生兒溶血症

所謂「新生兒溶血症」指的是母貓的初乳破壞了幼貓血液中的紅血球而引起的貧血症狀。

照理來說,初乳中所含有的抗體應該能夠提高幼貓的免疫能力才對。但不知為何隨著貓媽媽和貓爸爸的血型結合,導致原本有益的抗體對幼貓的紅血球進行破壞,引起溶血現象,進而殺死幼貓。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提供愛犬抗拒剪指甲的改善方法

您家的狗狗是否也會抗拒剪指甲呢?只要掌握幾個小方法就可以簡單搞定喔!

了解鳥類的肢體語言: 了解家中鳥兒想告訴你的事

Lavia Hung 2017-03-17

有些人認為家禽總是喜怒無常。起初活潑亂跳、惹人愛憐;轉眼間,便變得孤傲不群。鳥類的肢體動作可以做為你和寵物之間的溝通橋樑,它表達出牠們需要什麼、想要什麼。這些反應有時顯而易見,有時卻隱晦不明。雖然鸚鵡和其他種類的鳥類溝通方式不盡相同,我們仍然可以在大多數的家禽身上觀察到以下的行為反應。藉著觀察牠們的行為以及姿態,能夠更加了解我們的寵物夥伴在想什麼。

我不凶,只是不信任你 (上)

不知多久前,看過愛媽分享的一個故事

某天她在山上餵食流浪狗的時候,突然看到附近住家有兩位無良飼主,大白天就喝得醉醺醺的,手上拿著鐵條在毆打一隻黑狗

可憐的黑狗被鐵鍊綁在柱子上無力掙脫,只能任由兩位飼主毆打

愛媽趕緊錄影、報警,趕在黑狗被活活打死前搶救下來,黑狗幸運的存活

也離開那無良的飼主,但 從此以後,這隻黑狗就不再信任人類

不信任人類的動物,會變得非常有攻擊性,無論是餵食、散步、觸碰,更或者只是一個不經意的抬手、跺腳,都可能會讓他因為害怕,進而攻擊他人

值得慶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