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的味覺

1)貓的味覺

成貓的舌頭表面大約有250個蘑菇形狀的「蕈狀乳頭」,每個乳頭中又含有40~40,000個味蕾細胞。「味蕾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負責把與味覺有關的刺激傳達到腦部。但貓咪的味覺並不像人類那般纖細。

人類能夠細緻地感覺出「酸」、「甜」、「苦」、「鹹」、「好吃」等各種味道,而貓咪能夠品嘗到的最多只有「鹹」、「苦」、「酸」而已。

再加上含有味蕾細胞的乳頭全都分佈在舌頭的周邊地區,位於中間的只有粗糙的突起(絲狀乳突),因此舌頭的中間根本無法感覺出任何的味道。
貓咪對於苦味是非常敏感的,尤其為眾人所知的是能夠察覺到存在於腐肉中的特定氨基酸,並對此感到苦味的能力。

這些氨基酸具體而言包括色氨酸、異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等等,而人類也同樣會對上述物質感覺到苦味。

隨著這種苦味感知器的發達,貓咪也因此發展出了避開對身體不好的腐肉,以便保護自己的行為模式。在貓的身上不曾發生過任何一宗因吃到腐壞食物而發病的「肉毒桿菌中毒」事件便是最佳證明。

然而與苦味相反,貓咪的鹹味感知其實異常地遲鈍。

富含鹽分的鈉離子原本就是生物延續生命的必備物質,但貓咪的身體卻不具備任何感知鹽味的生理機制可說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貓和狗主要都是靠著捕獵吃肉維生。獵物體內的血液中就含有了豐富的鹽份,換言之貓狗們「只要持續吃肉就不會缺少鹽分」,身體便因此省略了鹹味的感知能力也說不定。
另一方面,貓咪對於酸味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

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貓的體內擁有感知肉中所含有的磷酸、羧酸、核苷三磷酸、组氨酸等元素的受體。

不過,搞不好貓咪們並不會覺得這些酸素是酸的,反而有可能會覺得「好吃」。

最後需要特別告訴大家的是,貓咪其實無法嚐到甜味。

比起狗擁有大量的甜味感知器,貓可能不是完全沒有,但即使有也是極為少數。

兩者間的味覺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恐怕與貓和狗的進食習慣有關。事實上,狗除了吃肉以外還會吃一些水果作為補助性的食物。相反,貓卻是極端的肉食主義者,只靠吃肉維生,所以沒有感知甜味的必要性存在。

貓感受不到甜味,就好像我們人類的耳朵無法捕捉到超音波的道理一樣。

而這種「拋棄在維持生存方面所不需要的機能」的策略,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手段。
2)貓咪與甜味

2005年,美國的莫内爾化學感官中心和英國的威豪寵物營養研究中心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便證實了,由於貓科動物的舌頭有別於其他的哺乳類,造成牠們無法認知甜味。


實驗的方法是讓數十隻貓咪分別飲用糖水與普通的水,結果顯示這兩者的飲水量相同,貓咪並沒有因甜味而改變飲水量。

研究人員之後還解析了貓咪的DNA,最後發現貓咪嚐不到甜味是由於體內構成甜味受體的基因有所缺損而導致。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Candy照護日誌-5/18

Sai 2017-05-18

Candy生病紀錄
前庭症候群

如何照顧出生2~5週的幼貓?

Lavia Hung 2017-03-22

「2~5週」大約是在幼貓「15~35日齡」的這段期間。
這時候的幼貓一天要喝5~6次奶,餵奶量只要控制在幼貓可以喝得下的範圍就好。以下是幼貓到了15~35日齡時所需要的卡路里和水份。希望大家能以這個數據為標準,防止餵奶次數及份量過多或過少的情況發生。另外,幼貓在3週齡的時候會開始漸漸失去吸食乳頭的吸吮反射,這是非常正常的變化,所以各位飼主們無需過度擔心。

幫貓咪按摩的注意事項

Lavia Hung 2016-08-18

幫貓咪按摩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