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應該待在室內還是室外?

有些人認為,貓是天生的室外寵物,且在戶外會更快樂,但是美國人道協會認為,貓在室內會比較健康。

從1940年代貓砂問世以來,貓已逐漸移入室內生活。其實,若把貓留在戶外,牠們可以快速適應且會自然地開始獵捕小型哺乳類動物,因為貓不像狗那麼依賴人類,牠們比較喜歡到處流浪,事實上,被領養的貓百分之20都是流浪貓。
以下是關於野貓的一些知識:

寵物健康:野貓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兩年左右,相較而言,家貓的平均壽命則會超過十年。壁蝨、跳蚤、疾病、交通和掠食性動物都會對野貓構成威脅。

獵食習慣:貓即使吃飽了,本能還是會引導牠去打獵,除了會去獵殺小老鼠,野貓們也是鳥類殺手。

戶外地點選擇:如果想讓你的貓享受戶外,考慮使用戶外小陽台(outdoor pet enclosure)或寵物牽繩,貓可以訓練用牽繩牽著散步,而戶外貓咪小陽台應該要可以避免掠食者的騷擾,也就表示必須要有一個封閉的屋頂。


為什麼狗在室內比較好?

有些飼主認為把狗養在戶外可以讓牠們多運動、更快樂,且可以當守衛犬。但有些寵物專家反對這種論點,狗是渴望得到關注的群居動物,牠們被獨自留在戶外根本不快樂。

如果把狗養在戶外,牠唯一會守衛的區域是牠的地盤,而且被留在戶外的狗會把大多時間花在等你,而不是運動。



在一些氣候比較溫和的地區,會更常見到狗被養在戶外,但狗是群居動物,被隔離在戶外一定不會快樂。以下是一些把狗養在戶外可能會有的害處:

寵物健康:養在戶外的狗可能會從院子逃脫,面臨交通事故、中毒或和其他動物打架的風險,長期高溫曝曬或受寒則會造成慢性健康問題。

養在戶外的狗應該要給牠一個庇護所,此外,牠們也比養在室內的狗兒容易死亡。


行為問題:養在戶外的狗比較容易有壓力,且容易出現行為問題,例如吠叫、挖洞、逃跑或過於具侵略性,這使得牠們更難訓練。


戶外地點選擇:狗需要運動,最好的方式就是和牠們一起出去玩耍或散步。如果要把狗留在戶外一陣子,確保提供一個安全、防逃跑的蔭涼庇護所,還有記得隨時供給新鮮的水。不可把狗鍊住,天氣熱時別讓狗毛太厚重,天氣冷時不要把狗毛剃得太短。

該改變寵物的環境嗎?

的確是可以把原先養在戶外的寵物帶到室內,但牠將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屋內環境;而讓原先養在室內的狗改成住到戶外並不是個好主意。貓很容易學習使用貓砂,可以提供玩具讓牠們保持開心,但讓家貓到戶外會讓牠們暴露於危險中,且貓可能會流浪出走。

把家犬養在戶外不是個好選擇。

想像一下,你被鎖在門外的感覺會如何?

這也算是某種形式的拋棄,很殘忍,且寵物的健康無疑會受到影響。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了解鳥類的肢體語言: 了解家中鳥兒想告訴你的事

Lavia Hung 2017-03-17

有些人認為家禽總是喜怒無常。起初活潑亂跳、惹人愛憐;轉眼間,便變得孤傲不群。鳥類的肢體動作可以做為你和寵物之間的溝通橋樑,它表達出牠們需要什麼、想要什麼。這些反應有時顯而易見,有時卻隱晦不明。雖然鸚鵡和其他種類的鳥類溝通方式不盡相同,我們仍然可以在大多數的家禽身上觀察到以下的行為反應。藉著觀察牠們的行為以及姿態,能夠更加了解我們的寵物夥伴在想什麼。

角色介紹-噗啾

五年前的中秋節,一位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大陸學生,牽著一隻比熊到大編任職的動物醫院,表示想掃描晶片,經過確認比熊身上沒有任何晶片,也沒有任何項圈、名牌等辨識物品,完全找不到原本飼主,這位大學生知道後一瞬間洩了氣,並且表示自己住在學校宿舍,拾獲比熊後,舍監通融他可以飼養兩個禮拜協尋飼主,但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把狗送走,因為學校宿舍嚴禁飼養寵物,這是他飼養這隻比熊第一個禮拜,如果沒有飼主他該怎麼辦?

如何幫狗狗減肥?

Lavia Hung 2016-05-18

如何幫狗狗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