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攻擊性是否就是表現出牠的地位很高?

一般行為訓練師一直給飼主一個訊息,讓大家知道強迫性和處罰的技巧不適合用來治療任何攻擊類型的犬隻,深信這類技巧必須要依據群居動物的行為,例如狼。但是強把狗比成狼並不恰當。

地位維持是低位動物對高位動物表示順從,動物之間並不會強迫低位者四腳朝天,因為低位者以四腳朝天明白表示順服,所以認為我們強迫狗四腳朝天就能表達自己地位並教牠們順服的說法不但在行為學上沒有根據,對狗狗而言也是危險的。飼主嘗試對已然恐懼的攻擊性犬隻使用這個方法時經常被咬,而且狗狗學習到的唯一事情就是人類真的很可怕,對人類強烈不信任感。

對於高位犬類的適當訓練必須教導狗狗,飼主是領導者,而且飼主很冷靜,作法一致且值得信任。許多專業合格的行為訓練師建議使用賞罰分明的作法,這作法要求飼主在狗完成指令後才給予任何牠想要的獎勵,這個作法對狗狗的缺點可能只是做不好就得不到牠想要的東西。這類指令、反應、奬勵的互動也讓飼主與狗狗以信任且可預測的方式進行互動,於是紓緩了許多曾被不當訓練狗狗的焦慮。

真正出現支配性攻擊的狗狗有哪些主要特徵:自信滿滿的肢體語言──直挺挺地,抬頭挺胸,或姿勢前傾,瞪視,並且尾巴和耳朵都直直豎立著。以本人的經驗而言,這類狗狗只佔少數。

可惜的是,支配性攻擊似乎是流行的診斷,狗被認為地位高,因為牠們抗拒回籠、剪趾甲或洗澡,甚至還看過狗狗因為出現分離焦慮的徵兆而被稱作地位高。

訓練者絕對不該假設狗的攻擊行為是因地位高而引起的,例如動物醫院就診,狗狗經常因為不愉快的經驗或害怕陌生環境而學會害怕動物醫院。如果獸醫師和飼主能夠教導狗狗、讓狗狗習慣被人經常碰觸的重要性,他們的工作會容易太多了,對於美容也是如此。幼犬即可開始教育。

要讓學習持續,可以鼓勵飼主不時帶幼犬前來醫院或其他陌生環境,配合教育訓練,這樣幼犬可以學習認識新環境,且不會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這項重要訓練在狗狗變成成犬後仍可以相同方法繼續。

攻擊行為常與恐懼或焦慮有關,也大多來自於恐懼或焦慮,而不是來自地位。
這是所有行為訓練師必須花時間教導飼主如何與具有攻擊傾向的狗狗適當互動,讓人犬皆能安全又開心。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遛狗大小事: 為什麼遛狗那麼重要?該如何遛狗呢?

Lavia Hung 2017-02-03

狗狗因為品種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天性,不論你的狗狗是純種或是混種,牠都有可能因為帶有特定的遺傳基因,而使牠偏好追求某一項活動。
在現在,很多狗狗沒有機會去做展現牠們品種的天性;牠們也很少可以有活動的機會,畢竟台灣不像歐美國家有自家的後院。狗狗也需要運動與精神上的放鬆,而散步正是個很好的方式。

你家的貓咪正在默默地忍受痛苦嗎?

Lavia Hung 2017-02-10

貓咪在數千年的生物演化之下,已經成為了一個掩飾疼痛的專家,想想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裡,詔告天下的掠食者們說你的身體不舒服可不是個好主意,所以要辨別貓咪是否處於遭受疼痛的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手飼主需要注意的居家安全危機

Lavia Hung 2016-08-31

新手飼主需要注意的居家安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