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談談擬人化與壓力的行為註解

人類是有思想的動物,喜愛追求慾望,對於居住,喜歡大房子的空間。當然對自己的寵物也會如此認為牠們應該跟人一樣,這便是擬人化。

但是這種擬人化的「結果」恐怕不會是我們所想要的。

因為跨物種與天性的不同,造成牠心性不安、焦慮,所以會有常態的啃咬、破壞與吠叫來宣洩壓力。

狗狗是穴居的動物,有其領域性,因此具有防禦心,會防禦外來者接近。原始的狗在本能上會挖洞築窩,這個窩只容的下自己而已,如果空間再大,就有可能被侵略。反而小小的穴居空間給牠們一個非常私密的避風港,使狗狗的身理與心靈得到安定,也就是安全感。

當狗狗的身理與心靈得到安定,就不會焦慮、恐懼,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也得到更多的安逸自在與幸福快樂。只要記得,狗狗是執著於意念的動物,當牠因為無法達到慾望、對現況不滿,都會使牠心靈受挫、焦慮,且產生壓力,為了發洩壓力與情緒,只好以啃咬、破壞或哀號吠叫來達成目的與欲望。

擬人化的放任式管理正是一種開放慾望、讓其盡情放縱的做地盤(亂排便)、搞破壞的源頭。當主人想糾正時,早已為時已晚,因為關籠就成了處罰,狗狗為了解脫,只好更盡情的吠叫,主人頭痛,只好完成牠的心願,讓牠繼續出來搗蛋。如此的循環,狗狗只會更變本加厲,年紀愈大,個性愈固執,愈難矯正。

狗狗有壓力時的行為註解:

咧開嘴、吐舌頭,呵氣或喘息、舔嘴唇、打哈欠、搖尾巴,甚至食慾不振。
以上這些在擬人化的主人眼裡認為是狗狗正在開心的微笑。事實上是壓力的徵兆。

較嚴重的還有:

亂抓、破壞、啃咬,甚至自殘;失禁、異常的隨處大小便;激動的哀鳴、狼嚎與吠叫;以上行為都是因為焦慮、痛苦而爆發宣洩壓力的行為,當然也成了主人最大的困擾。盡早建立狗狗的獨處模式,讓牠習慣獨立。

至於如何建立狗狗的獨處模式,在平常生活中,除了加強服從訓練外,再以圍片、柵欄或籠子來管理狗狗,使狗狗有一個真正安定身心的窩,此舉也可以輔助狗狗獨處訓練喔!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Candy照護日誌-5/23

Sai 2017-05-23

Candy生病紀錄
前庭症候群

眼色素層皮膚症候群

Lavia Hung 2017-03-29

犬眼色素層皮膚症候群 (Uveodermatologic Syndrome)
免疫系統會產生一種叫做抗體的化學物質保護身體抵抗有害物質和病毒、細菌等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是一種免疫系統沒辦法分辨自身健康組織和有害物質的狀況,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健康細胞,眼色素層皮膚症候群就是一種已知會對狗造成影響的自體免疫疾病。部分品種有比較高的風險得到這種疾病,例如秋田犬、薩摩耶犬和哈士奇,但所有年齡層的狗都有得到此疾病的風險。

人犬之間地位的正確認知

社會位階在狗狗的互動中非常重要,牠們會利用一些肢體語言或姿勢來溝通彼此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