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害羞的楓葉鼠
.pet234.
2016-03-04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老鼠,楓葉鼠的地域性較為強烈,因此飼主須在飼養之前先行確認預計所要飼養的數量,並給予該數量最為適當的空間。寵物鼠啃噬鐵籠,是相當常見的惡習,最好是選用以塑膠為主的籠子,欄杆上也盡量不要有任何的包漆,避免寵物鼠因啃咬而造成包漆脫落誤食而中毒。可以以水煮蛋,或是寵物可食用的小魚乾等等,作為飼料以外的營養補給品,在挑選楓葉鼠時,以體型較大且眼睛光亮、沒有多餘的分泌物等狀況,健康狀況佳者為飼養的優先選擇。除了專用飼料,楓葉鼠是屬於雜食性動物,因此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食物;例如各式各樣的穀物、蔬菜水果、乾果類型甚至是專業性的草磚亦可,皆是相當適合牠們的佳餚,盡量避免提供人類的食物給寵物鼠。充足的營養可以促使牠們更加的強壯、維持旺盛生命力,或是添加一些鼠用綜合維生素或者礦物質,更可以強化牠們的抵抗力,定期給予牠們硬質的礦物輪或啃木,讓牠們維持適當的牙齒長度,也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同時維持身體與牙齒的健康!
在氣溫較低的冬季,可在籠外裝置保暖燈(避免因為過熱而導致脫水),光線不需太強(避免因強光造成寵物鼠的不安),夏天則可給予一塊冰涼的大理石塊,楓葉鼠會自行趴在上面進行散熱,其他像是通風與乾燥、保持環境清潔等等,都是飼養的基本要求。
大多數的楓葉鼠生性害羞,平時可能會躲在木屑中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如楓葉鼠表現出較為緊張慌忙的模樣,飼主需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於此時伸手逗弄,避免被反射性的大咬一口。但是當楓葉鼠適應環境後,個性就會相對穩定,也須避免於同一個空間內飼養過多的楓葉鼠,以免互相爭執或打架進而造成受傷。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培養一隻親人的貓
Lavia Hung
2017-03-22
社會化期間人類的影響在塑造貓咪的親人個性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984年,Karsh分別對不同週齡的幼貓進行用手碰觸貓咪身體的「手部連結」訓練,並對其結果進行比對。具體的實驗對象包括出生1週齡、3週齡、及7週齡的幼貓,研究人員另外還準備了完全沒有接受過手部連結訓練的幼貓作為比對的對象。最後發現,1週齡和3週齡的幼貓在長大後都非常地親人,相較之下7週齡和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幼貓在對待人類的態度方面則表現得異常冷淡。基於Karsh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出生後的2到7週齡是決定貓咪性格的社會化黃金期,而在
如何照顧出生2~5週的幼貓?
Lavia Hung
2017-03-22
「2~5週」大約是在幼貓「15~35日齡」的這段期間。
這時候的幼貓一天要喝5~6次奶,餵奶量只要控制在幼貓可以喝得下的範圍就好。以下是幼貓到了15~35日齡時所需要的卡路里和水份。希望大家能以這個數據為標準,防止餵奶次數及份量過多或過少的情況發生。另外,幼貓在3週齡的時候會開始漸漸失去吸食乳頭的吸吮反射,這是非常正常的變化,所以各位飼主們無需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