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隻泌尿道細菌感染
Lavia Hung
2017-03-20
犬隻膀胱和尿道細菌感染
免疫系統受損時,若細菌侵入犬隻的膀胱和尿道部分就可能造成感染,導致發炎和排尿困難。
所有年齡層的犬隻都可能受到感染,但隨著寵物年齡增長,被感染的機率會增加,而有結石、前列腺疾病和腫瘤的犬隻也比較容易被感染,此外,母犬又比公犬的機率更高。
症狀及類型
部份下泌尿道受到感染的犬隻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通常都會有ㄧ些徵兆,以下是幾個比較常見的症狀:
排尿困難。
血尿。
尿液混濁且帶有惡臭。
頻尿,但每次尿液量少。
尿失禁,尤其是在以前不會撒尿的地方撒尿。
觸碰到膀胱時排尿(偶爾)。
病因
下泌尿道細菌的感染病例一半以上都是因為大腸桿菌 (E.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感染造成,少數是因為鏈球菌、克雷白氏桿菌、腸桿菌、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和棒狀桿菌屬 (Corynebacterium spp) 。
診斷
飼主需要給獸醫師寵物的完整病史,包括目前的發病症狀,獸醫師會幫寵物進行全套的生理檢查,例如生化分析、尿液檢測和全血細胞計數 (complete blood count, CBC),雖然全血細胞計數和生化分析結果通常都會顯示正常,但尿液檢查可以提供有價值的結果,例如尿液中可能出現膿、血液或蛋白質,這對於初步診斷有幫助。
獸醫師會用注射器從膀胱採取尿液樣本,接著送去培養檢查是否有致病菌,如果辨別出致病菌,獸醫師會給予適合的抗生素治療。下泌尿道的X光照射和超音波檢測也可以用於確認是否有結石或其他異常病變。
治療
如果使用正確的抗生素治療,大部分的犬隻都可以康復且不會出現併發症,但最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因為泌尿道的感染有時會牽扯到腎臟、心臟或身體其他部分,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生活與管理
預後狀況因每隻動物的情況有所差異,有時候不僅需要抗生素,還要以其他的治療來輔助,如果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可能還需要透過手術治療,也可能需要改變飲食習慣以預防後續產生結石問題。
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應定時定量用藥,沒有經過獸醫師的同意,不可以自行改變或停止用藥。如果寵物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飼主也應該幫忙注意毛小孩是否有過敏等副作用出現,如果有,應該馬上聯絡獸醫師。
療程結束後的7到10天,獸醫師會再次幫寵物進行尿液檢測,如果細菌感染的狀況還是存在,就可能需要延長抗生素的療程或改成使用其他抗生素。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維持寵物的口腔健康
Lavia Hung
2017-03-29
正確的牙齒保健觀念可以延長寵物的壽命,所以除了定期清洗牙齒之外,許多獸醫都建議可以使用潔牙骨。潔牙骨可以幫助狗狗減少牙垢,降低得到口腔疾病的風險,但是雖然潔牙骨有這樣的效果,卻不能取代日常的刷牙工作以及獸醫的專業洗牙,想讓狗狗有一口潔白的牙齒,還是必須從小養成刷牙的習慣。
10個貓咪口腔疾病的徵兆
Lavia Hung
2017-02-17
牙齦疾病(也稱為牙齦炎),是一種會隨著時間惡化的慢性炎症,起因為牙菌斑在牙齒和牙齦之間累積而讓牙齒慢慢受損。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疾病會損害牙齒的根部和骨骼,引起疼痛及感染而導致牙齒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