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為的產生,都會有個理由或目的

如果想要糾正狗狗的行為問題,不如先了解這個行為問題產生後所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當狗狗持續出現某些行為,代表著為了去影響某個事件,而達到牠想要的目的,因為牠之前試過有效。當狗狗持續出現會造成牠不愉快的行為時,或行為無法達到影響的效率時,狗狗下次將會嘗試表現其他不同行為,如果表現出新行為後,得到好的「後果」,那此「後果」就是一個正面獎勵。

舉例:因為這個新行為是能被人們所肯定的,飼主立即給予加倍獎勵,而獎勵就是那個行為的後果,未來狗狗學習到、也明白了只要發生這個行為就等於有好的後果。這種因為行為產生的結果,或因為改變行為而產生的後果,促使狗狗感到愉快而持續發生這行為,這正是一種動物本能。

只要了解狗狗想得到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就能藉由訓練牠適當的行為來達成牠要的目的,或讓牠了解如何做才能產生更好的後果。

吠叫問題就是一種已養成,且讓飼主很頭痛的問題,以下舉幾個吠叫原因與處理方式。
舉例吠叫原因有很多種:

要求、需要時的吠叫:
當有所求時,是否因為吠叫而如願?若是,可將已養成的吠叫行為,導正為主人能接受的其他行為模式,來取代原來的吠叫行為。也就是說吠叫方式無法讓牠如願,當產生主人能接受的其他行為模式時,即讓牠如願或得到更多的鼓勵。

高興、興奮時的吠叫:
遊戲時,因為過於激動而產生的吠叫行為,可減低興奮敏感度,在人犬之間,飼主必須控制好秩序與規定遊戲規則。

畏懼、緊迫時的吠叫:
此吠叫方式大多以哀嚎式來顯現行為,這時飼主必須了解狗狗當下恐懼、緊張什麼,移除會造成狗狗畏懼或緊迫因素,或設法以正增強訓練讓牠去習慣不喜歡的事件,自然狗狗問題即可解決。

討厭、憎恨時的吠叫:
此時的吠叫方式大多採大聲,且嘴唇上揚,眼神不會正面注視「討厭物」,也就是大多側面或背面朝討厭的事件,但會不時的回頭看「討厭物」有無離開而持續吠叫。改善方式與畏懼緊迫時的吠叫處理雷同。

受入侵、驅趕時吠叫:
面對入侵者所產生的吠叫聲持續且急促,就是持續的警告對方不得入內,也告訴飼主有外人要侵入了,快一起來捍衛家園,當然此行為也代表著不喜歡入侵者(不喜歡的事物),這時飼主必須了解飼養這隻狗狗的意義在哪?如果是為了看家,則要與狗狗站在同一陣線,以鼓勵做為正向增強來達到看家效果;反之,若希望狗狗只要乖乖在家當陪伴犬,不需要牠看家,那就必須教會狗狗放棄本能的防衛行為,其方法可先了解狗狗是否真的討厭入侵者?這是要先確認的吠叫原因,若是討厭,那就必須讓狗狗由討厭,變成喜歡此入侵事件,這樣一來即可改善此原因的吠叫問題,也就是以我們可以接受的行為來取代原來不喜歡的行為。

攻擊前的警告性吠叫:
此時的吠叫以撕牙裂嘴、低吼佔大多,當然是警告不喜歡的人、事、物,不可再接近,不然我就不客氣了。通常都是因為狗狗對這人、事、物,產生不安全感所導致,只要排除造成狗狗的不安全感因素,或是讓牠討厭的人、事、物,由討厭變喜歡,也就是讓喜歡的行為取代原有的討厭行為即可。

所以當做主人的妳,如果想要糾正狗狗的行為問題,不如先了解這個行為問題產生後所達成的目的是什麼?再來決定用什麼方法來誘導狗狗產生新行為來取代之前的偏差行為。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貓咪的排泄行為及有關疾病

Lavia Hung 2016-08-17

貓咪的排泄行為及有關疾病

踩到貓咪尾巴的結果

Lavia Hung 2016-08-17

踩到貓咪尾巴的結果

日藏危機 常見的中毒問題 鳥類篇

.pet234. 2016-03-02

跟小朋友一樣,鳥兒也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四處探寫,更喜歡東咬咬西啃啃,正因為這樣的關係,中毒意外也算是在鳥類的飼養問題中,占著相當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