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分離焦慮症
Lavia Hung
2017-02-16
分離焦慮症就是:飼主不在身邊的時候,毛小孩出現破壞性或其他不適當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吠叫、破壞物品、挖扒或是心情憂鬱,但這些行為也可能是因為其他條件或環境造成的,因此獸醫師或行為治療師必須根據以往的病史或經驗判斷寵物是否有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的類型和症狀
分離焦慮會導致一些寵物在飼主離開身邊的時候具有極大的破壞能力,通常分離焦慮症發生在飼主離開的第一個小時內,毛小孩可能會哀號且試圖跟著飼主,或是會在屋內亂大小便,有些寵物甚至會不吃東西、表現出憂鬱的感覺、躲起來、哀鳴或是喘氣,而當飼主回家的時候,寵物會呈現過度興奮的狀態。
診斷
有些其他原因也會造成和分離焦慮類似的症狀,所以解析毛小孩的病史很重要,改善的第一步就是帶寵物去看獸醫。
幼犬或幼貓可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但那是因為牠們需要適時適當的咬東西磨牙,並不是真的有分離焦慮症。
治療
分離焦慮症源自於恐懼,所以必須要讓寵物知道當飼主不在的時候也是很安全的,而且飼主會再回來,因此修改行為和環境非常重要,慢慢的消除寵物的恐懼和培養牠的安全意識。
第一步是評估當前的環境和行為:
當飼主準備離開的時候,寵物會做什麼?
當準備離開的時候,飼主自己會出現什麼舉動?
寵物會破壞什麼?
寵物會躲去哪裡?有其他的動物嗎?
什麼玩具是寵物可以玩的?
改變環境的意思是例如:
更換不同的玩具、增加更多能夠互動的玩具等等,讓寵物漸漸的習慣不同類型的環境會有幫助。行為的改變要從飼主開始做起,試圖讓寵物在飼主離開到回家的期間保持冷靜。
行為的改變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可以向有經驗的訓練師或行為治療師諮詢意見,能增加成功的機率。有分離焦慮症的寵物也可以使用抗憂鬱或抗焦慮的藥物,但不要只以藥物做為唯一的治療方式。
生活與管理
總而言之,要幫助寵物的分離焦慮症,關鍵在於持續,如果行為症狀有改善,飼主可以在詢問獸醫後試著將藥物減量或停藥一段時間看看。如果行為和環境的改變沒有幫助,可以試著找寵物日間照護或寵物保母幫忙看顧。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幼柴的教養!!
蘇暉晶 - 禾風犬舍
2017-02-20
習慣要從小養成,教育要趁早開始!!這是這幾年來訓練柴犬的心得。
有許多飼主看到家中的柴犬牽出來後無論站姿或是走路步伐都稱讚不已,我總是告訴他們,其實大家都做得到,訓練也不難,只是在於飼主肯不肯花些時間訓練狗狗罷了!!
而狗狗訓練的時間點,個人認為"愈早愈好",家中的狗狗一個半月大時便開始訓練,或許有人認為此時會不會太小,而我認為其實在這階段訓練,其實狗狗都能學習且記得。
而訓練個人認為那是反覆的作一些動作及口令教導,讓狗狗熟記並知道什麼口令做什麼動作?日覆一日所養成的習慣,一旦習慣養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