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培養一隻親人的貓
Lavia Hung
2017-03-22
社會化期間人類的影響在塑造貓咪的親人個性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984年,Karsh分別對不同週齡的幼貓進行用手碰觸貓咪身體的「手部連結」訓練,並對其結果進行比對。具體的實驗對象包括出生1週齡、3週齡、及7週齡的幼貓,研究人員另外還準備了完全沒有接受過手部連結訓練的幼貓作為比對的對象。最後發現,1週齡和3週齡的幼貓在長大後都非常地親人,相較之下7週齡和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幼貓在對待人類的態度方面則表現得異常冷淡。基於Karsh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出生後的2到7週齡是決定貓咪性格的社會化黃金期,而在
人比狗更難敎育
許博松愛犬行為家教班
2016-03-19
事實上,人類比狗兒難訓練多了,不過這不是因為我們太笨,也不是因為我們缺乏動機,而是單純只因為我們是人類,如同狗狗會啃咬東西、也會叫一樣,我們通常也會表現出一些我們天性的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對我們並不合用亦然。
良好的專業訓犬師之所以好的理由之ㄧ,是因為他們了解狗狗以及牠們學習的方式,但是另一個理由則是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行為。
母貓在生產後的舉動
Lavia Hung
2017-03-23
母親在生產結束後所展現的特徵性舉動被稱為「母性行為」,這是來自於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或是誘發母性本能的記號刺激。已經結紮或因病摘除卵巢的母貓不會展現任何相關的母性行為如:發情、懷孕、生產等等,因此推測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受到了以雌性激素為首的體內荷爾蒙所帶來的影響。母貓的母性行為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