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與你相遇 - 羊羊的故事
寵物二三事-大編
2017-09-29

嗨大家好,這是羊羊哦!
因為他耳朵很大很長長的好像羊,就叫羊羊了!!
我深信每一個相遇都是一種緣份,而我們是有緣有份的
因為住在山區,很多可惡的人都覺得山區沒什麼人,所以都會把狗狗棄養在山上
當時家裡已經領養了一隻米克斯,後來又在家附近撿到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狗
過一陣子,就發現羊羊了!
當時他大約才2-3個月大,就被棄養在我們山區的一間土地公廟前,礙於我們家已經有兩隻狗狗,真的無法再把他帶回家
所以只能每天去餵他吃飯,羊羊很乖,第一次見面就不怕生,還會主動靠近,真的很可愛,而且眼睛又大又圓一整個就是看起來很無辜,又不挑食給什麼就吃什麼真的很乖!
當下真的好想把他帶回家,可是很怕再帶回家會被罵,萬一不能養又把他放回原處那不是太可憐了嗎?
所以我只能每天都帶吃的去看他,可是別的流浪大狗都會跟他搶食、欺負他,明明準備的食物就是一狗一份,但大的總會吃完又要搶小的,因此只能待在那陪羊羊等到他吃飽!
後來又過了一個星期,看到他都會在馬路上玩,看到車子也很開心完全不會閃躲,真的很危險讓人很擔心!
還好媽媽也發現他這樣很危險!終於跟我說了一句話:救救他好嗎?
我像是得到赦免一樣,一放學馬上衝回家然後跟媽媽帶著羊羊去看獸醫做檢查,除了濕疹以外是個健康的狗狗!
於是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的一家四人三狗的生活
雖然羊羊長大後變得很粗魯,撒嬌都會用撞的
但那就是羊羊,就是他表達愛的方式
以後每一天姊姊都會罩羊羊,保護羊羊一輩子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貓咪尋求關注和分離焦慮的問題
Lavia Hung
2017-03-17
年紀小又還未接受訓練的幼貓很可能會做出一些讓飼主啞口無言或煩惱無比的事情。接下來便為大家介紹如何訓練貓咪,確保愛貓能夠儘快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
如何預防貓咪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社會化不足的攻擊行為
意指因貓咪在社會化期間對環境的認知不足而產生的攻擊行為。社會化期間是決定幼貓性格的限定期間,通常發生在貓咪出生後的第2到第7週。如果貓咪在這個時期所接觸的人類或外部刺激過少,長大以後就會因此變得極度怕生內向。最糟的是一旦飼主錯過這個社會化時期,也許再也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性。
母貓在生產後的舉動
Lavia Hung
2017-03-23
母親在生產結束後所展現的特徵性舉動被稱為「母性行為」,這是來自於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或是誘發母性本能的記號刺激。已經結紮或因病摘除卵巢的母貓不會展現任何相關的母性行為如:發情、懷孕、生產等等,因此推測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受到了以雌性激素為首的體內荷爾蒙所帶來的影響。母貓的母性行為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