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貓咪進入外出提籠?
Lavia Hung
2017-03-17

在與貓咪展開的共同生活當中,有許多行動對貓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例如:磨牙或梳毛等和維護身體有關的事項、前往動物醫院、留宿寵物旅館等等。
而在履行這些行動的時候,也有不少器具或物品是需要貓咪去接觸並且適應的。否則貓咪只要碰到這些器具就驚慌失措地逃跑的話,飼主和貓咪雙方都會非常辛苦。
至於在這方面,學習理論中的古典制約及操作契約都一致強調飼主應該把「生活用具=心情愉悅的事物」這個觀念植入貓咪的腦袋中。
因此食物或零食對於接受訓練的貓咪而言可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建議飼主預先準備一個能夠存放且迅速拿出獎勵的腰包,增加訓練過程的流暢度。
讓貓咪習慣外出籠
要將貓咪帶到動物醫院、或因其他緣由要搭乘公共交通的時候都需要讓貓咪進入外出籠當中。
尤其貓咪比狗狗還要靈活,很容易就會從飼主的手中逃脫,所以根本無法直接抱著貓咪移動到目的地。
步驟一:保持空腹狀態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可憐,但如果飼主使用「食物」作為獎勵,建議飼主在訓練的前一天先讓貓咪餓個半天,儘量使貓咪保持空腹狀態,因為這可以增加貓咪獲得獎勵時的快感。
步驟二:在外出籠裡面放置食物
首先,飼主可以將食物拿在手上,朝貓咪的鼻尖靠近。被食物美味的味道所吸引的貓咪會因此往前湊上嘴巴,而飼主在這個時候便可以把貓咪最愛的零食或食物丟到外出籠裡面,順勢讓受到引誘的貓咪主動進入外出籠。如此一來就成功在貓咪的腦袋中完成了「進入外出籠裡=有好吃的東西」的條件反射。
步驟三:強化外出籠與快感之間的連結關係
貓咪吃完外出籠裡面的食物以後,飼主接著該做的是把零食握在手中引誘貓咪出來,而不是馬上把貓咪關在提袋裡。
一旦確認貓咪受到充分的誘惑,慢慢走到外界,飼主就可以再次將零食丟到外出籠裡面,透過重複進出的舉動來強化外出籠與快感間的連結。
步驟四:在外出籠裡進食
當貓咪漸漸熟悉外出籠不再排斥進入時,飼主就可以讓貓咪在外出籠裡面進食(不至於弄髒外出籠的情況下)。
將「只要靜靜待在外出籠裡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這一點植入貓咪的腦袋裡,這樣貓咪便不會認為長時間待在外出籠裡是一件痛苦的事。
步驟五:確保時間掌控在10分鐘以內
最後要提醒大家,貓的集中力大概只能維持10分鐘左右,所以請飼主儘量在10分鐘以內結束步驟二到步驟四的訓練。
如果過程進行得不太順利,始終無法達成訓練目標,也不需要過度強求。只要愛貓的集中力消失,飼主就應該乾脆利落地結束當天的訓練。否則太過糾纏的話,只會徒增貓咪對外出籠的厭惡感而已。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犬種個性解析:後天環境 決定狗狗乖不乖
蘇暉晶 - 禾風犬舍
2017-02-19
哪種狗最兇?網路上流傳著「世界十大惡犬排行榜」,西藏獒犬位居榜首。但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表示,狗產生攻擊性,不只受品種影響,還受到出生後所經歷的社群經驗、社會化的方式,以及如何被飼養者、訓練者對待所致。舉例來說,黃金獵犬、拉不拉多犬等犬種常被訓練成導盲犬、工作犬,似乎被貼上「溫馴狗」的標籤,認為牠們不會攻擊人類。但不少獸醫師透露,其實在臨床案例,常有拉不拉多犬咬主人、咬醫生,以及黃金獵犬攻擊小孩的事件,只是媒體沒有報導而已。
如何訓練貓咪定點大小便?
Lavia Hung
2017-03-17
一般都認為貓咪的定點訓練會比狗狗還要來得簡單。這是因為「在砂子上面排尿排便」的行為模式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貓的遺傳基因當中,只要成功讓貓咪記得上廁所的地方,貓咪以後就會主動將該處列為自己專用的廁所。
想必有不少人都有過在公園的砂池玩耍時不小心碰到貓糞便的經驗吧?這便是貓咪習慣將沙地當成是廁所的最有力的證明。
從這一點來思考的話,在如廁訓練中,比起重複教導貓咪什麼地方可以上廁所,更重要的應該是為貓咪設置舒適的砂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