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OUT!寵物口腔保健

就像人類一樣,貓貓狗狗也有蛀牙、換牙、咬合不正及牙周病等口腔問題,而且在每個時期都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嚴重的話更會引起全身性的感染與併發症,因此定期的帶寵物進行口腔保健與檢察,更是維護毛孩子健康的必要重點。

狗狗貓貓的牙齒結構與人類非常類似,都會在六到八個月大的期間由乳齒轉換成恆齒,而這時所替換的恆齒將會陪伴著他們一輩子。過於嚴重的牙齒問題,可能會需要請獸醫以全身麻醉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但基本上平日主人可以依照下面所列出來的幾點方式,來為寵物進行日常的牙齒護理:

1.每周二~三次的刷牙
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率的方式來維持牙齒健康,需要持續不間斷地進行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牙刷可用寵物專用軟毛牙刷,或是以紗布纏繞在手指上的方式進行。務必要選用寵物專用的牙膏,同時需要確認自家寵物的個性是否能讓主人進行這樣的動作,以避免因不適合造成寵物或主人的傷害。

2.潔牙飼料
經常罹患牙周病或是性情比較凶猛、無法進行刷牙的貓狗,可選擇針對牙齒疾病所設計的處方飼料。

3.潔牙骨
對於抗拒刷牙的貓狗,同樣可用潔牙骨達到潔牙的目的,潔牙骨需要讓貓狗咀嚼才有潔牙效果,因此如潔牙骨的體積過小,能被寵物一口吞下,即喪失了其清潔的功能。腎臟病或是老年的貓狗,潔牙骨蛋白質的量也需要特別注意,避免造成腎臟的負擔。

4.潔牙液
若貓狗有嚴重的牙周問題,無法以咀嚼潔牙骨、飼料或是刷牙的方式進行清潔動作,則可考慮使用貓狗專用的潔牙液,達到殺菌潔牙的功效。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不良行為的糾正

近年來,大家對於「處罰」大多以負面來評論,當然並非提倡利用處罰做為訓練的方式,但是我們不該完全捨棄處罰的方法。

如何預防貓咪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社會化不足的攻擊行為
意指因貓咪在社會化期間對環境的認知不足而產生的攻擊行為。社會化期間是決定幼貓性格的限定期間,通常發生在貓咪出生後的第2到第7週。如果貓咪在這個時期所接觸的人類或外部刺激過少,長大以後就會因此變得極度怕生內向。最糟的是一旦飼主錯過這個社會化時期,也許再也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性。

貓的生理行為與有關疾病(打嗝、打鼾、打噴嚏)

Lavia Hung 2016-08-19

貓的生理行為與有關疾病(打嗝、打鼾、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