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有恐懼心理

通常純種的狗狗受過基本服從訓練,血統優良、無情緒不穩定的毛病,而健康正常的話,絕少會攻擊人。

但是有些犬種或有些飼主本身的錯誤知識,訓練牠發展攻擊的本能,或志在非法鬥狗賭博,真是要不得。

一些家犬擺出威哧的姿勢,或者在逼不得已的情形下攻擊人,很多時候是基於一種恐懼的心理。牠可能害怕陌生人的行為,是因為對牠構成威脅性。有些人見了狗就打打踢踢,使狗的心理上對人蒙上一層陰影,本能的會想要保護自己。
導致陌生人本來想伸手想摸摸牠,但又有戒心,瑟瑟縮縮;狗狗不明所以,以為對方心謀不軌或意有所圖,於是人一伸手過去時,便可能給牠本能的咬上一口。

所以驚惶失措、慌慌張張、被不熟識的人帶著或膽怯、敏感的狗,我們切勿認為牠樣貌奇特便亂摸,可能牠並非有什麼惡意,而是心理上懼怕,怕對方侵害牠。

我們千萬不要亂摸不熟識的狗狗,若要去摸,也得先問清楚旁邊的飼主。

我們更應該先清楚狗狗的心理與本能。有些狗自幼生長在一個沒有小孩子的家庭,不習慣小朋友,所以對他們有些害怕;尤其是有些小孩子動作突然、又較吵鬧,行為與狗兒日常接觸的大人不同;有些頑皮的拉耳扯毛,使狗狗驚懼。有些青少年又故意虐待狗狗,引發牠們怕上加怕,以至於在害怕的時候攻擊人類。飼主應在旁邊鼓勵牠不用怕、安慰牠、撫摸牠,與牠說話,狗狗便能安靜下來。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貓咪留守家裡時的注意事項

Lavia Hung 2017-03-03

貓的習性
貓並不像狗那麼社會化,即使沒有同伴或失去了群體中的首領,基本上也能夠獨自存活。這種天生的習性造就了貓咪不覺得孤獨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
不過長時間和人類同居、習慣和飼主一起玩耍和飯來張口的生活以後,有些貓還是會對飼主的離開感到難受。每隻貓的個性不同,在獨處方面也有擅長與不擅長之分。如果飼主只離開短短2天,那讓貓咪留守家裡也沒關係。超過3天以上的話,建議飼主還是想想其他辦法會比較好。

貓咪的嘔吐及有關疾病

Lavia Hung 2016-08-17

貓咪的嘔吐及有關疾病

貓咪的學習及遊戲性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這是當報酬和攻擊行為進行連結以後所產生的咬傷或抓傷。
例如:某人不厭其煩地拉扯貓咪的尾巴,卻在貓咪使出貓拳後停止了這樣的行為。貓咪便會認為攻擊對方能夠去除讓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事物,因而強化了「只要不爽就攻擊」的行為模式,甚至造成貓咪日後隨意攻擊任何想要撫摸自己的手。
這種「為了逃避厭惡的事物而引發某個特定動作」的現象叫作「迴避制約」,經常能在動物們的身上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