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是否一定要繫牽繩?

每次帶柴柴出門散步,看到沒有繫牽繩的狗向柴柴飛撲過來時,我內心總會忐忑不安...
正打算離開時,看到牠的飼主滑著手機不疾不徐的走過來說:放心,我家的狗很乖,不會咬的!

相信大家都遇過這種情況,但怎麼覺得這麼熟悉?

有一段往事,是這樣發生的...
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和煦的早晨,我一如往常牽著柴柴到設有寵物遛放區的公園,趁著遛放區四下無人,便將牽繩鬆開,讓柴柴在遛放區內盡情奔跑。

不到一會兒,看到一隻狗往柴柴的方向衝過去,接著就是一陣亂叫,我立即將柴柴抱起來,避免相互攻擊的行為可能發生,此時飼主跑過來說:不好意思,我家的狗比較會亂叫,但你不用擔心,牠不會咬的,讓牠們一起玩呀!

我不疑有他,讓牠們打鬧嬉戲,而在追逐過程中那隻狗仍不斷吠叫,剎那間我發現柴柴的臉上竟多了一道撕裂傷,我趕緊前往制止並詢問那位飼主,他卻告訴我:我家的狗不會咬的,這不是牠用的,就匆匆忙忙離開了。

當下我心急如焚,抱著柴柴直奔附近的動物醫院,進行麻醉及手術縫合作業;幾個月過去了... 柴柴臉上的傷口雖然復原了,但也留下一道永遠也無法抹去的傷痕。
其實遛狗繫牽繩的好處很多,除了保護自家的狗寶貝免除或造成傷害之外,也能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畢竟我們也無法完全掌握牠們的行為和想法。

此外,按現行動物保護法第七條、第二十條規定略以:寵物進出公共場所,飼主應防止其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具攻擊性之寵物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有關具攻擊性之寵物(包括無正當理由曾有攻擊人或動物行為記錄之犬隻)及其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可參考行政院農委會公告之相關法規,法規名稱:《公告具攻擊性寵物及其出入公共場所該採取之防護措施》。

另查,各直轄市地區對於地方動物保護,也因地制宜紛紛公告自治條例或辦法,截取相關法規條文及部分內容如下:

【臺北市】
法規名稱:臺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第10條第一項:寵物飼主攜帶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使用鍊繩、箱籠或採取其他適當防護措施。

【新北市】
法規名稱:犬貓管理辦法
第9條第一項:攜帶具攻擊性或有攻擊紀錄之犬隻出入公共場所者,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桃園市】
法規名稱:桃園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第8條第一項:飼主攜帶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依其寵物之體型及種類,使用鏈繩、箱籠或其他適當防護措施。

【臺中市】
法規名稱:臺中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第4條第一項:飼主攜帶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依其寵物之體型及種類,使用鏈繩、箱籠或其他適當防護措施。

【臺南市】
法規名稱:臺南市犬貓管理及福利促進自治條例
查無相關資訊

【高雄市】
法規名稱:高雄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第12條:飼主攜帶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場所,應使用鏈繩、箱籠或採取
主管機關公告之適當防護措施。

爾後,當我在社群網站看到類似的文章時,都會回想起這段往事,也建議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家中的狗寶貝繫上牽繩吧!!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防止貓咪打架?

Lavia Hung 2017-03-17

如果你正在為愛貓的攻擊行為煩惱,建議可以用日記的方式詳細記錄貓咪的攻擊舉動究竟是「何時」、「何地」、「為何」發生的,推測愛貓展開攻擊的原因,對症下藥。

柴犬之訓練及管理之三!!

其間提到狗狗從幼犬開始的訓練,【幼犬時期狗狗想往哪裡走,就讓牠往哪裡走,待狗狗慢慢長大,要慢慢教牠我們走哪裡,牠就走哪裡】這是柯前輩一席話。

如何讓狗狗主動進狗籠

很多飼主會在狗狗不聽話或吵鬧時,將牠關進狗籠裡。一旦讓狗狗覺得進狗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時,牠就不會想要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