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的標記行為

標記行為不是以清空膀胱為目的,是貓咪為了向對手宣示自我存在而做出舉動。

與一般的排尿姿勢不同,進行噴尿標記的貓咪會高舉尾巴,接著往後方噴灑似的將尿液排出。

依據排尿的目的和狀況又可將貓咪的標記行為分為「噴尿行為」和「尿液標記行為」兩種。

當貓咪不當排泄時要判斷這究竟是一般的如廁訓練失敗還是帶有誇耀意味的噴尿行為,就要從貓咪撒尿的位置來看。訓練失敗的話,飼主會在地板上發現大量的尿液。

不過若是噴尿標記,通常都會在柱子或牆壁等呈垂直狀態的物體上看見少量的尿液。至於兩者間的其他不同點就如下表所示:





另外,根據資料顯示單隻飼養家庭的貓咪進行噴尿的頻率大約只有25%,但在超過10隻貓以上的多隻飼養家庭中卻可高達100%(Borchelt, 1982)。


噴尿行為

噴尿標記經常能夠在還未結紮的貓咪身上看見。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交配對象,特別是公貓會在進入繁殖期時的初春開始增加噴尿次數,直到晚秋繁殖期結束以後才會逐漸減少噴尿的行為。

如果貓咪在家中進行噴尿,不僅會弄髒家具或地毯,還會引起強烈的惡臭。

貓咪的尿味可說是以惡臭聞名,相信有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而造成這股惡臭的元凶便是一種稱為「貓尿胺酸」的蛋白質成分。貓尿胺酸大約在50年前被發現,屬於氨基酸的一種,只特別存在於貓和近親貓科動物的尿液中,從未在其他動物的尿液裡發現過這個物質。

貓尿胺酸的存在比率在還未結紮的公貓身上尤其地高,結紮以後的公貓或母貓所含有的貓尿胺酸便會明顯降低,這也就是為什麼公貓的噴尿會特別臭的原因。







雖然讓人十分地困擾,但其實只要替貓咪結紮就能有效防止噴尿行為的產生。所謂結紮指的是透過手術去除公貓的睪丸,而母貓則是意味著去除子宮和卵巢。

根據Hart研究員們在1973年的調查顯示,結紮手術所降低的噴尿頻率,在公貓的身上可發揮90%的功用,母貓的話則高達95%。此外,Jemmett的研究員們也在另一項調查中證明了下列幾點:

未結紮公貓的噴尿率為55~99%

結紮公貓的噴尿率為20%

結紮母貓的噴尿率為20%


總結而言,結紮手術確實能夠減少噴尿行為發生的頻率。

尿液標記行為

「尿液標記行為」指的是隨著週遭環境的改變,發生頻率也會跟著增加的噴尿行為。形成因素不是來自於性衝動,一般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壓力所造成。

而大多數的尿液標記行為通常都會發生在室內或室外較為顯眼的地方,例如:沙發等大型物體的角落、經常使用的空間、飼主的所有物、通向外界的門或窗戶等地方。

至於引起尿液標記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受到外界流浪貓的挑撥

與同居的貓咪產生敵對關係

無法到戶外散步

飼主更換了新的傢俱或家電等等

居住環境的改變,如:搬家或重新整修等等

嬰兒或新的貓咪等家庭成員的增加

飼主所給予的關心或關愛不足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預防貓咪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社會化不足的攻擊行為
意指因貓咪在社會化期間對環境的認知不足而產生的攻擊行為。社會化期間是決定幼貓性格的限定期間,通常發生在貓咪出生後的第2到第7週。如果貓咪在這個時期所接觸的人類或外部刺激過少,長大以後就會因此變得極度怕生內向。最糟的是一旦飼主錯過這個社會化時期,也許再也沒有任何補救的可能性。

貓咪因害怕和疼痛所引起的攻擊行為

Lavia Hung 2017-03-17

疼痛性攻擊行為
指的是貓咪因身體上的疼痛而做出抓傷或咬傷別人的攻擊行為。貓咪的話,很可能會因為尾巴被門縫夾到或被打到等一次性的意外,造成關節炎、腸胃方面的問題等持續性的病症。

預防措施
要預防貓咪的疼痛性攻擊行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製造一個不會讓貓咪受傷的環境。例如:在門縫放置門擋或在門的上方夾住毛巾,使門口不會完全關閉。為了防止貓咪撞到頭部,飼主也可以考慮在傢俱的尖端部分安置防撞安全條。
如果慢性疾病是貓咪攻擊行為的主因,就只能依賴飼主平日多觀察愛貓,儘早發現任何異常的症狀。具體來說,飼主應該在平

從地震中保護狗狗

Lavia Hung 2016-05-04

從地震中保護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