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狗狗要學習規矩、禮貌與基本服從?

很多飼主會抱怨,為什麼我每天辛苦的工作賺錢,給狗狗買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甚至陪牠玩遊戲,為什麼牠還是不聽我的話?

家裡比較兇的幾個人,老爸、老哥或老公,從來不餵牠吃東西,也不陪牠玩,但是只要老爸、老哥或老公一聲令下,狗狗就乖乖不敢造次,對我卻是相反,這隻狗真是”吃人夠夠”(台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此做個解說。其實狗狗並非不懂得知恩圖報,應該說牠們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在”主從關係”不明確之前,生活中的每個時段,跟家人或與其他狗狗的互動中,都隨時在用各種方法挑戰主從關係的位階,只要一有機會,牠們馬上就會不客氣的爬上來,所以對狗狗最好的主人未必能贏得狗狗的尊敬。

如果飼主不能表現出領導者的風範,教導狗狗該有的規矩與禮貌。狗狗是有階級主義的動物,如果你只會一昧的對狗狗好、滿足牠每一次的需求,反而會讓狗狗覺得你的位階是在牠之下,所以要這麼努力的討好牠。這種情況之下,狗狗又怎麼會看的起主人呢?

狗狗對人的尊敬,是要飼主自已去贏取的,領導者要有領導者的樣子,出門散步時,主人要先走,而不是狗狗帶著主人走;吃東西時,是要有主人才有的吃,而不是吵鬧就有的吃。

平常充分練習,任何時候都能要求狗狗做出基本服從指令,一切狀況都由領導者作決定,讓狗狗有個值得尊敬的領導者,一旦狗狗有了安全感,不管在任何情況中,狗狗都能安心的生活。

相反的,如果飼主任由狗狗予取予求,要什麼有什麼,狗狗在家中作威作福慣了,出去到牠無法掌控的陌生環境中,就算主人在牠身邊,但因為牠心中並沒有可以依靠的領導者,所以牠就會受到恐懼與驚嚇。


正向增強、基本服從訓練的六大指令:
1、招來(主從關係信任的基礎)
2、坐下(服從與位階的確認)
3、臥倒(服從與位階的確認)
4、等待(時間長短與距離遠近,可以增加狗狗的穩定度)
5、腳側隨行(三種步伐與方向的變換,享受蹓狗時的樂趣)
6、不行(對與錯的認知,賞罰分明)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角色介紹-噗啾

五年前的中秋節,一位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大陸學生,牽著一隻比熊到大編任職的動物醫院,表示想掃描晶片,經過確認比熊身上沒有任何晶片,也沒有任何項圈、名牌等辨識物品,完全找不到原本飼主,這位大學生知道後一瞬間洩了氣,並且表示自己住在學校宿舍,拾獲比熊後,舍監通融他可以飼養兩個禮拜協尋飼主,但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把狗送走,因為學校宿舍嚴禁飼養寵物,這是他飼養這隻比熊第一個禮拜,如果沒有飼主他該怎麼辦?

如何讓貓咪進入外出提籠?

Lavia Hung 2017-03-17


在與貓咪展開的共同生活當中,有許多行動對貓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例如:磨牙或梳毛等和維護身體有關的事項、前往動物醫院、留宿寵物旅館等等。而在履行這些行動的時候,也有不少器具或物品是需要貓咪去接觸並且適應的。否則貓咪只要碰到這些器具就驚慌失措地逃跑的話,飼主和貓咪雙方都會非常辛苦。
至於在這方面,學習理論中的古典制約及操作契約都一致強調飼主應該把「生活用具=心情愉悅的事物」這個觀念植入貓咪的腦袋中。因此食物或零食對於接受訓練的貓咪而言可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建議飼主預先準備一個能夠存放且迅速拿出獎勵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