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的正確使用與重要性

把處罰和虐待劃上等號完全是錯誤的,「處罰」具有較專門且特殊的意義,且是個學習過程,很多人不知道有兩種處罰的方式。

對寵物行為訓練師而言,正向處罰是在偏差行為之後或當下出現某種給予的不愉快刺激,導致該偏差行為在未來發生頻率下降。若只是出現不愉快的刺激並不代表處罰,有可能是一種增強行為,除非此刺激出現之前的偏差行為因此而減少發生。

例如說,因為狗狗亂咬破壞家具,而您捲起報紙打牠或嚇牠是一種「處罰」,但如果狗狗並沒有停止破壞的行為,反而激起了你對牠的注意,這就不符合「處罰」的定義。

第二種處罰是負向處罰。在偏差行為之後取消或不再出現某種對狗狗具有奬勵作用的後果,於是導致該偏差行為未來的發生頻率降低,這也是一種處罰,因為此方法也確實使偏差行為減少發生。不給予預期的增強物導致挫折和其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此種處罰方式是本人可以認可接受的。例如犯錯當下直接不給予獎勵,或對狗狗的不理睬、轉身離開,也是一種處罰方式。

業界常聽有人說改變寵物行為時儘量減少使用正向處罰,例如大聲罵狗、電擊項圈與P字鍊。但並未完全禁止處罰,尤其是正向處罰,也呼籲減少使用處罰、了解正向處罰對行為的影響,以及有必要使用處罰時如何有效使用的標準,邊配合「以奬勵為主」的訓練方式,才會有最佳的效果。

業界也常有人說「處罰」是沒有用的、它永遠會導致恐懼和攻擊性,或不可能適當使用處罰而無害處或副作用。且這類處罰都不應該存在,而且訓練應該採取「無暴力」,只使用正增強。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這類立場已變得相當情緒化,甚至對於談論到處罰和使用處罰標準的人做一堆攻擊與批評。當飼主使用牽繩和項圈,大聲罵狗或以身體擋狗或制止偏差行為,這都可以說是使用了正向處罰。

「處罰是存在的」,沒辦法避開,這也是我們的動物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處罰可以是個救命的過程,讓人們和動物停止繼續做些危險、甚至威脅到生命的事情。

利用「處罰」來停止偏差行為可能會很有效,但也有可能誤用而導致有害後果。

如果正確明智的使用處罰,無論是正向或負向處罰都可能是個產生愉快、喜歡的行為,改變且無副作用的適當方式來矯正偏差行為的技巧。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瞭解狗狗的行為與教育

Lavia Hung 2016-05-18

瞭解狗狗的行為與教育

正確的育犬觀念與管理方式

因為不正確的觀念,導致產生不正確的『管理方式』。不正確的『管理方式』,連帶產生了人犬之間的不當『支配』行為。

狗狗吃草是為了幫助消化

犬隻胃裡吃進了不消化的東西,例如誤食石頭、骨頭,或者其他硬物,此時狗狗就會吃草,草可以使不消化的東西吐出來。

比如說狗狗吃草尖證明你給牠的食物單一,給的肉類太多了些。若狗狗吃草根,從根部吃啃,證明犬吃的不舒服,不消化,像是吃了骨頭,骨頭就會磨擦胃壁,吃下整根的草,就能靠胃壁的蠕動把骨頭包起來,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