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知多少?!

狂犬病又稱恐水症,但並不是只有狗狗才會感染,只要是溫體動物(包含犬、貓,鳥、兔子與蝙蝠等等)都有可能會感染這種病症,但其實對於這種致死率極高且又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症,要預防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做好日常防護與定期的施打疫苗,就可以輕鬆讓自己與寵物遠離狂犬病囉!

1.狂犬病的傳染途徑
主要是受到已經發病的動物咬傷或抓傷,病毒經由唾液與傷口接觸,或因吸入空氣中的飛沫所含的病毒後感染。通常受到感染的人或動物,發病的機率約低於40%,也不是每一種動物都會發病,例如鳥類或是囓齒目的鼠類,在自然界中幾乎不感染也不會發病,但是一旦發病之後,致死率機乎可達100%

2.狂犬病的主要症狀
潛伏期大約為三到八周,由於病毒經神經傳導,因此如傷口離頭部越近,則潛伏期就越短。初期症狀如同一般的感冒,會產生發冷或發熱、喉嚨痛、厭食或嘔吐,以及呼吸困難與頭痛等症狀。接著被咬傷的部位則會出現明顯的異樣感,伴隨著興奮與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至吞嚥麻痺以及咽喉部肌肉的痙攣,以至於引起的恐水現象(因此又名恐水症)。最後會有抽蓄並且伴隨著精神錯亂的現象發生,如不接受任何治療,大約於發病後五到七天,將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3.狂犬病的預防
對於家中的寵物,尤其是高感染群的貓咪與狗狗,每年定期施打狂犬疫苗,將會有效的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風險。除了家中的寵物以外,主人與寵物都需避免在野外被不明狀況的動物咬抓傷,如為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自身定期的疫苗施打與健檢也是非常重要的。

4.被野外動物咬抓傷,避免感染狂犬病的初步處置方式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年的報告中建議,以下的方式可有效防止發病:
a.記 ─ 記住咬傷自己的動物特徵
b.沖 ─ 立即清潔、消毒,並且以大量的清水沖洗傷口
c.送 ─ 快速至醫院進行治療與檢查,如有感染狂犬病的疑慮,可考慮施打相關疫苗。
d.觀 ─ 觀察咬人動物於三周內是否有發病的狀況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怎麼看懂狗狗的行為語言

狗是群居動物,它們與人類有相似的社交結構和內在動力。如果幼犬在出生後第3周至第12周這一敏感階段習慣了跟人在一起,那麼它們就很容易把主人一家當作是它們一群的。

牙醫OUT!寵物口腔保健

.pet234. 2016-03-02

牙醫走開!狗狗貓貓的日常牙齒保養重點!

如何讓貓咪進入外出提籠?

Lavia Hung 2017-03-17


在與貓咪展開的共同生活當中,有許多行動對貓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例如:磨牙或梳毛等和維護身體有關的事項、前往動物醫院、留宿寵物旅館等等。而在履行這些行動的時候,也有不少器具或物品是需要貓咪去接觸並且適應的。否則貓咪只要碰到這些器具就驚慌失措地逃跑的話,飼主和貓咪雙方都會非常辛苦。
至於在這方面,學習理論中的古典制約及操作契約都一致強調飼主應該把「生活用具=心情愉悅的事物」這個觀念植入貓咪的腦袋中。因此食物或零食對於接受訓練的貓咪而言可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建議飼主預先準備一個能夠存放且迅速拿出獎勵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