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育犬觀念與管理方式
許博松愛犬行為家教班
2016-03-21

狗狗讓飼主覺得頭痛的偏差行為問題:
1、飼主要出門,狗狗就會狂吠,也就是「分離焦慮症」。
2、有客人來家裡,狗狗就會吠叫;狗狗吃飯前,也會吠叫。
3、住家門口有動靜(車子、人或動物),狗狗就會吠叫。
4、破壞家具、咬壞鞋子或拖鞋。
5、室內、房內或籠內亂大小便。
6、強拉狗繩(被狗拖著走或拉不動狗狗)。
7、胡亂撲人。
8、叫不過來。
9、霸佔行為。
所有的偏差行為,其實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不正確的『育犬觀念』。因為不正確的觀念,導致產生不正確的『管理方式』。
不正確的『管理方式』,連帶產生了人犬之間的不當『支配』行為。『正面強化教育與基本服從訓練』正是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幫貓咪刷牙?
Lavia Hung
2017-02-21
當飼主幫貓咪刷牙時,一定要事先訓練愛貓,讓牠即使被碰觸到牙齒並對此感到不舒服也不會突然咬人。由於長大後的貓在訓練上會花費較長的時間,所以飼主最好趁幼貓處於咬合力道弱的斷奶期間就開始訓練。至於成貓的口腔訓練,為了確保飼主將手指伸入愛貓口中時不會被咬傷,建議訓練初期先使用加厚手套等等包裹手指。另外,大家也可以在紗布或牙刷的前端沾上貓咪喜歡的食物汁液,塑造出「手指(牙刷)進入口中=好吃!」的條件反射。
如何幫愛貓梳毛?
Lavia Hung
2017-02-22
貓本來就是使用潛伏方式進行狩獵的肉食性動物,所以為了避免獵物發現自己的蹤跡,貓咪經常都會本能地清理和維護身體,以防氣味散發到周遭的環境。而理毛指的便是貓咪使用自己佈滿細小乳突的舌頭或類似梳子般的門牙梳理毛髮的舉動。不過到了換毛期飼主就有必要小心留意,以免愛貓在理毛的過程中吞入過多的毛。一旦吞入肚中的毛髮過多無法順利吐出,便會引起一種稱為毛球症的疾病,病情有時嚴重到甚至需要到醫院剖腹取出毛球,不管對飼主還是貓咪來說都是個非常大的負擔。
因此建議飼主們定期為愛貓梳毛,預防最糟糕的情況發生。另外,飼主也可以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