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於服從訓練與偏差行為關連性的迷思

為何要教導狗狗做服從動作?

一般人認為自己養的狗只想學習定點大小便、不破壞、不吠叫、不咬人、不護食等,不要有任何行為問題,或是糾正已經產生的行為問題即可,並沒有打算教導服從訓練,感覺上,坐下、臥倒、等待、腳側隨行、招來、不行等這些服從動作與飼主所要狗狗學的東西好像無關,卻不知道這些服從動作所代表的真正意義與行為問題息息相關。

「坐下、臥倒」這些動作看起來很簡單,幾乎每隻狗狗都能做到的事,但卻不是每隻狗狗都能順從主人的指示而做到。

原因除了狗狗不懂這動作的意思外,更是因為牠們的“自主性”在作祟。因此若能讓狗狗聽從主人的指示而坐下或臥倒等動作,這就是“服從性”。

訓練狗狗的“服從性”,目的在於減少、或甚至取代牠的“自主性”,也可以克服天性中無法自主或難以自制的部份。

“服從教育”是讓主人與狗狗雙方關係更為融洽與和樂,也更確立了良好的人犬關係。

會聽從指令「坐下」不單只是乖狗狗的表現;也是「基本服從」的基礎,熟練之後即能再訓練「臥倒」、「等待」或「腳側隨行」。“服從教育”不只能發展狗狗的穩定性與耐性,更是許多偏差行為的控制與預防之基礎方法。

狗狗行為問題除了加強基本服從訓練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家庭最基本的正確管理方式開始。
每隻狗狗個性都不同,必須要用最正確、且適合的方式來教育,才能展現出最好的效果。

狗狗行為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正向、負向、增強、輔助(雕塑)、誘導等多種方法,用什麼方法才是最適合您家狗狗的教育方式呢?

其實各種個性的教育方法皆不同,詳細還是要請專業的寵物行為訓練師來幫您與狗狗做最適當的課程規劃,切勿病急亂投醫,誤信網路偏方,造成狗狗不但行為未被矯正,還加重了行為問題,甚至衍生出更多的偏差行為。

正向增強、基本服從訓練六大指令:
1、招來(主從關係信任的基礎)
2、坐下(服從與位階的確認)
3、臥倒(服從與位階的確認)
4、等待(時間長短與距離遠近,可以增加狗狗的穩定度)
5、腳側隨行(三種步伐與方向的變換,主從關係的確認,享受蹓狗時的樂趣)
6、不行(對與錯的認知,賞罰分明)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如何培養一隻親人的貓

Lavia Hung 2017-03-22

社會化期間人類的影響在塑造貓咪的親人個性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984年,Karsh分別對不同週齡的幼貓進行用手碰觸貓咪身體的「手部連結」訓練,並對其結果進行比對。具體的實驗對象包括出生1週齡、3週齡、及7週齡的幼貓,研究人員另外還準備了完全沒有接受過手部連結訓練的幼貓作為比對的對象。最後發現,1週齡和3週齡的幼貓在長大後都非常地親人,相較之下7週齡和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幼貓在對待人類的態度方面則表現得異常冷淡。基於Karsh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出生後的2到7週齡是決定貓咪性格的社會化黃金期,而在

天竺鼠飼養重點

.pet234. 2016-03-04

圓滾滾胖嘟嘟,最可愛的毛茸茸小夥伴 ─ 天竺鼠!

淺談柴犬運動

不久前的晚上騎著車牽著狗在運動回來,在狗狗跑完後回到家門口時,突然有一對在散步的夫妻,那位太太突然開口告訴我:【先生您牽著狗騎車去跑步這樣不好,獸醫師說狗狗會得心臟病】。

看到這位太太好言相勸,我也很有禮貌的向她解釋說:【第一、您剛剛都有看到我牽狗狗在跑,您看到我是跟著在牠身旁陪著,並沒有勉強硬拉牠跑。第二、您可能誤會醫生的說法了,應該沒有說狗狗運動會得心臟病的,如果認真說如果狗狗有心臟病就要注意運動的適當性】。

遇到這樣的事常讓人啼笑皆非,記得幾年前曾有飼主問我,他說獸醫師告訴她:【母狗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