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犬追人、追車的迷思~
許博松愛犬行為家教班
2016-03-21

其他原因即為狗狗追車或者追人,實際上就是要把牠討厭或害怕的「個體」趕走,以攻擊行為的方式表現,並且藉此召喚其他夥伴一同加入來「驅趕外敵」。
你前面跑,牠後面追,你跑得愈快,牠追的愈兇:
另外,有觀察發現某些狗狗似乎傾向追跑步或騎車的人,對於慢慢行走的人,反應比較沒那麼激烈。這種行為之所以形成,也是因為恐懼所引起的,因為對狗狗而言,會產生不安,所以狗狗會害怕,而且覺得這樣的人是有威脅性的,同樣的道理,對於騎車的人亦是如此。
穿著或外觀奇怪的人,狗狗更愛追:
有些狗狗對於外表看起怪異或是行為奇怪的人,也會有類似的反應。例如:拿著柺杖的老人、推著推車的人、坐輪椅的人、或者走路無法協調的身心障礙者。當狗狗每一次都成功地嚇跑對方,或者是說對方可能懶的和狗狗計較,但狗狗認為對方是因為害怕,所以離開的,那麼牠的行為會因此越來越強化,結果問題更形惡化。對於狗狗追人、追車的行為,使用處罰教育的方法嚇退狗狗,使得狗狗不敢這樣做,其實並不洽當,反而造成牠內心的陰影。
因為狗狗天生就帶著掠食者的本性,這種追人追車的行為,只不過是把壓抑已久的天性激發出來,而每一次的成功,就好像是獎勵一樣,結果變成了一種「自我增強行為」。當狗狗追人追車久了,他們會發現這種行為對自己並不會造成傷害,而且被追的人車好像也不會反抗,最後他們會因此而樂此不疲。
狗狗之所以追人追車,形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因素有可能是因為狗狗對於被追的目標持著負面的觀感(恐懼、討厭、不信任)所致,而狩獵的本能只不過是一個加入的因素,所以整個行為表現在外觀上,看起來很像是本能狩獵行為,但是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團體防衛攻擊」行為。所謂「團體防衛攻擊」行為又分兩種,一種是被攻擊者是靜止狀態下,但在此說的是,被攻擊者是一個移動的目標,而且因為這個移動的舉動激起狗狗的自我增強行為,引發狗狗追逐、吠叫、與攻擊的動機。
解決方法:
可參加「減敏訓練」課程,來改變動物的行為,也就是將原本引發過度敏感的刺激,利用逐步適應的方式,對於刺激不再產生過度敏感的異常反應,轉為以正常的反應表現。
其他方法如下:
請狗狗不常看過的朋友開車或騎車慢慢經過狗狗面前,然後主人重覆叫狗狗做一些平常習慣的動作,例如:基本服從動作,做對的同時,給狗狗一點鼓勵獲獎勵,讓狗狗將注意力集中在主人身上,而不再注意車子。
接下來,讓車子行進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直到狗狗不再追上去為止。雖然此辦法看起來很有合理,但實際執行卻很難,需花費較長的時間來教育,能維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因為這還要看往後主人對狗狗的管理模式。
現在的社會,人的時間實在很難配合。因此,最實際的做法就是利用圍籬或牽繩將狗狗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不要讓牠有機會衝上大街,如果要帶狗狗上街,也請記得要替狗狗帶上牽繩,至少這樣可以限制牠衝出去追車,你也才有辦法控制他。
正確的行為觀念:
狗狗之所以追人、追車,基本上是對被追的目標持著負面的觀感,例如恐懼、討厭、不信任所致。本質上是一種「團體防衛攻擊」行為,而且因為目標移動的舉動,激起狗狗的「自我增強」行為,引發狗狗追逐、吠叫、與攻擊的動機。
相關法律責任: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4條規定,若主人疏縱或牽繫禽畜在道路奔走妨害交通,將被罰款新台幣180元,但如果造成他人受傷,則可能會有過失傷害的刑責,而且依照民法190條規定,被害人也可以向飼主請求民事損害賠償。另外,動物保護法也規定,如果飼主放任動物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安寧,依法政府得逕行沒入其動物。所以,狗狗如果有這種追人追車的惡習,千萬不要再放任牠自由活動,以避免造成他人傷害。
您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
對狗狗而言,有同類作伴真的比較幸福嗎?
Lavia Hung
2016-04-14
「我家狗狗每天都孤零零的待在家裡,看起來好可憐喔⋯⋯
要不要養多一隻狗來陪陪它呢?」
會這樣想並且實際付諸於行動的飼主應該很多吧?
這次就以此為主題向大家介紹一下,同時飼養多隻毛小孩的利與弊。
千萬別跟狗親吻!!
蘇暉晶 - 禾風犬舍
2017-02-16
寵物是我們家庭的成員,有人喜歡摟著它們喃喃細語,有人喜歡摸它們的肚子,撓它們的耳朵,看它們那副享受的樣子,這都沒有問題。然而,人們有時會親吻它們,並任它們回舔我們,對此,美國專家告誡,千萬別這樣做。